当前位置:国内游

巨星陨落!百年芳华女儿情——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家国情怀

  国宝级豫剧大师、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因心力衰竭于2022年5月29日上午7点15分在青岛市病逝,享年100周岁。

  马金凤,1922年11月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豫剧“五大名旦”之一,中国戏曲“帅旦”行当的开先河者,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马金凤曾获“文化部终身艺术成就奖”、“德艺双馨艺术家”等多项殊荣,被称为国宝级豫剧大师。

  豫剧大师马金凤一路走好!

  2021年4月,河南广播电视台生活事业部特别制作播出了戏曲专题《百年芳华女儿情——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家国情怀》。该节目通过讲述百年来马金凤在不同时期为国奉献的艺术人生故事,生动展现了她的家国情怀,激励人们坚定初心、为国奉献,体现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并彰显出鲜明的时代价值。今天让我们再次通过聆听节目,缅怀豫剧大师马金凤!

  她是豁达乐观的世纪老人

  (马金凤):大家好,我是马金凤。

  她是风采卓然的梨园常青树

  (马金凤):今年一百岁了,我的生命在舞台上。

  她践行誓言,一往情深

  (马金凤):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我随时“挂帅”出征。

  情由心生,声声传情!戏曲专题节目《百年芳华女儿情——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家国情怀》,敬请收听!

  戏曲专题:百年芳华女儿情——豫剧大师马金凤的家国情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一位河南戏曲界的老人也即将迎来她的百岁生日。她就是中共党员、“豫剧名旦六大家”之一、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

  百年征程,砥砺前行;百年人生,戏韵铿锵。作为从风雨飘摇的旧社会一路坎坷,历经磨难走进社会主义新中国,有着63载党龄的一位老党员,马金凤对党的感情无以言表。

  马金凤:建党100周年了,我今年也100岁了。党是我的母亲,我是党的女儿,我想为党再唱一百年!

  马金凤5岁学艺,7岁登台,12岁担纲主角,34岁带团扎根河洛沃土,近百岁仍在“挂帅”演唱,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洛阳牡丹”。2021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在洛阳开馆。

  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衷地表达了对豫剧大师马金凤的敬意。

  崔伟:马金凤老师是我们中国戏曲界的一位艺术成就非常大,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马老师代表了一个时代,她也创造了这个时代的戏曲的高峰,豫剧的高峰。

  讲解员张亚涵:各位来宾,大家好!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展示马金凤先生艺术成就和从艺精神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共分为“艺海求索,人民为根;梨园瑰宝,马派艺术;传薪播艺,芬芳满园;豫剧泰斗,翰墨流芳”四个部分……

  徜徉在博物馆里,凝视着一件件雕刻着岁月痕迹的戏服、头饰、道具以及那些珍贵的剧照,令人心生感慨。它们如同静静流淌的时光,无声地记录着马金凤风雨兼程的艺术人生;又似一本本历久弥新而又厚重的书籍,虔诚地抒写着马金凤以人民为根、为党歌唱的情怀。

  讲解员张亚涵:作为党员,马金凤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生活。在汶川地震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分别以特殊党费的捐款方式,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

  马金凤的女儿马汎浦认真地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不住地点头。她跟随在母亲身边二十多年,许多往事都历历在目。说起交特殊党费的事情,她记忆犹新。

  马汎浦:2008年,我妈得了一场大病,正在医院住院。在病床上躺着,这床怎么晃起来了?才知道汶川地震那天,我妈知道以后就主动要求交特殊党费。这次疫情我妈在电视上看到,都着急了啊!说国家现在遇到疫情这么大的事儿,作为一个老党员应该做出贡献,“我一定要把特殊党费交过来。”

  我们现在听到的是马派弟子、豫剧名家柏青和抗疫英雄李俊姗在2021年河南春晚戏曲联唱《白衣执甲》里共同演唱的“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

  马金凤:李俊姗,这是咱们的巾帼英雄啊,我要向她学习。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作为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的李俊姗在武汉病房为患者演唱《穆桂英挂帅》的视频走红网络,广大网友纷纷点赞。

  《穆桂英挂帅》是豫剧马派最具代表性的一出传统剧目。马金凤的名字与《穆桂英挂帅》紧紧连在一起,她用这出戏激励了无数奉献者、奋斗者以及疫情之下的逆行者。

  李俊姗:我和那位患者阿姨相约,等她出院的时候,我给她演唱《穆桂英挂帅》选段庆祝她出院。患者的乐观、坚强就是战胜病魔的特效药。

  戏曲名家与抗疫英雄这样一个特别的组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别的震撼和感动。

  柏青:演唱前我特意为抗疫英雄俊姗献上一束鲜花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在抗疫前线,他们的防护服就好比穆桂英的铁甲。

  说起《穆桂英挂帅》,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开始了,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支援前线战斗。

  马金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我必须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

  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使命感,满怀编排新戏的创作热情,马金凤与同行一起把豫剧传统剧目《老征东》改编为《穆桂英挂帅》。这出戏唱的是北宋年间,辽东安王兴兵中原,穆桂英以国家利益为重,重披战袍挂帅出征的故事。

  以戏曲的方式凝聚人心,用艺术的力量振奋精神。马金凤带着《穆桂英挂帅》开始了华东地区巡演。自1953年11月初至1954年6月2日,历时7个月,途经南京、上海、杭州和徐州等多个地方,沿途受到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热烈欢迎。马金凤的儿子马建新常常听母亲讲起这段难忘的经历。

  马建新:抗美援朝结束以后,为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1954年2月,母亲带着剧团登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号”炮舰演出,慰问解放军。

  在上海的巡演就要结束了,剧场里来了一个人,他从头到尾看完整出戏,又到后台找到马金凤,这个人正是京剧大师梅兰芳。

  剧中炽热的家国情怀深深地触动了梅兰芳。1959年3月,梅兰芳将豫剧《穆桂英挂帅》移植成京剧,作为他对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剧目,这也是梅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排演的唯一一出新戏。

  1957年秋,马金凤(右)与恩师梅兰芳(左)在洛阳。(彩色修复图 来源:马金凤弟子刘冰)

  《穆桂英挂帅》诞生六十多年来盛演不衰,正是强烈的家国情怀,个性鲜明的人物,酣畅淋漓的唱腔以及演员独特的表演成就了这出豫剧名剧。在这出戏中,马金凤打破传统行当程式的约束,将青衣、刀马旦和武生的表演技巧融为一体,使这位气宇轩昂的巾帼英雄的舞台艺术形象更加丰满。

  马金凤:座谈会,有的领导问:“有老旦,有青衣,有花旦、彩旦,穆桂英挂帅属于哪一个行当?”我说,根据她这五十多岁了又挂帅了,又有文又有武的,台步又是武生的,这样威风的,我说那应该是个“帅旦”吧,满场给我鼓掌。

  马金凤不断创新发展,如同拓荒牛一样,在戏曲界创造了一个被广泛认可的行当——“帅旦”。

  马金凤热爱豫剧,忠于舞台。当年,她和恶棍斗,和鬼子斗,困境重重。解放后,是党和人民给了她有尊严的生活,站在了舞台中央,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文艺工作者。

  马金凤:共产党把我从苦海里救出来。党和政府对我非常关心,不但派人教我学文化,提高艺术水平,还教我学政治,提高思想觉悟,培养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58年11月,马金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对党,对人民充满了感恩之情。

  马金凤:我拿什么来报答人民?我只有把艺术全部奉献给人民,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永葆青春。

  这是马金凤在现代豫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一段唱。除了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及其它数百部传统剧目,马金凤还参与创作演出了一批讲述党的奋斗历史、讴歌党员故事的现代戏剧目。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吴亚明谈起马金凤的艺术创作,有感而发。

  吴亚明:支撑马老师一生创作的力量,除了她对戏剧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她对人民和国家的赤诚,她对戏曲艺术的担当和使命。马老师从旧社会走来,对国家、对人民始终有一种感恩。

  马金凤原名崔金妮,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她小小年纪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马金凤:咱也没有家,咱也没有庄,也没有地的。旧社会都是到处要饭,到处受罪。我父亲四五岁都叫人家旧戏班的给他哄走,去学了戏了。

  父亲得重病去世后,马金凤曾两次被卖给戏班,三次改姓。直到她的母亲辗转找到戏班,苦苦哀求班主,又得人相助,才赎了身。

  马金凤学戏是因为生活所迫,她天生嗓子并不好,再加上一连串的打击和磨难,使她的嗓音沙哑黯淡。

  马金凤:我练啊,成天没嗓子都练。我说,终究我非得把嗓子喊出来!

  马金凤用无数个黎明喊出的金嗓子,轰动了四乡。12岁那年,一直只能演配角的马金凤开始担纲主演。从此,这只沙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旧社会一直唱到新中国。

  马金凤:我还是解放以后,才有了家,有了儿啊、女啊,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家。

  正是对党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情义,马金凤的作品中有很多观照现实的时代佳作。

  “今日里为亲人细熬鸡汤”,这是马金凤在现代豫剧《红嫂》中的一个经典唱段。这部创作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作品讲述的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红嫂”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战士的真实故事。2020年,河南豫剧院三团再次把这部作品搬上舞台并在全省巡演。马金凤的弟子、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优秀青联委员刘雯卉在剧中饰演山嫂。

刘雯卉、杨历明《红嫂》剧照

  刘雯卉:我是带着传承马派艺术的职责来排演这部戏的。恩师经常给我们说:“你们这些孩子要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咱就干啥。不管遇到天大的事儿,都不能让观众失望啊!”

  “不管遇到天大的事儿,都不能让观众失望啊!”朴实真挚的话语彰显出一位共产党员、艺术家对党负责,为人民歌唱、为观众奉献的责任使命。马金凤是这样教弟子的,更是付出一生的努力去这样做的。

  马汎浦:母亲为了保护嗓子,一辈子没吃过冰棍,没喝过饮料;她从来不抽烟、不喝酒,甚至是稍微带点儿刺激、油腻的食物都不沾、不尝。青菜、豆腐、鸡蛋面汤是她的家常便饭。

  马建新:母亲穿衣服也是很艰苦朴素,经常打补丁,就像老黄牛那样艰苦奋斗。

  马金凤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锻造至臻艺术品质,用一辈子的自律坚持成就戏曲舞台上的传奇人生。

  马汎浦退休之后,跟着母亲,照顾起居,陪她演出,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感受和理解母亲与观众之间的这份“鱼水”深情。

  马汎浦:上农村山上演出完了,回去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乡,儿子陪着爬山越岭去要看俺妈演出。俺妈说:“我就是马金凤,你坐这儿,我给你唱。”就当场给她唱了一段。她就是一心一意的,心里装的只有观众。

  2019年4月27日,在洛阳歌剧院的舞台上,马金凤把自己珍藏的一顶凤冠赠给了洛阳豫剧院。

  马建新:1957年梅先生到洛阳演出,再一次与我妈妈见面,并赠凤冠一顶,作为他们师徒关系的见证。62年前梅先生送给我妈凤冠,代表了一个老师对学生充满寄托的话,那么今天我妈妈向她的弟子赠送凤冠,是梅先生当年之举的继续。

  马金凤:我把这顶凤冠赠送给洛阳豫剧院,希望马派众弟子坚守豫剧阵地。艺无止境,永远把观众记在心里,永远为人民唱戏,把穆桂英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马金凤如春催桃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梨园后辈。她还甘为人梯,尽心竭力当好“铺路石”和领路人。在舞台生涯六十年之际,马金凤饰演了豫剧现代戏《情系小浪底》中“奶奶”的角色,倾情为弟子赵晓梅配戏。

  赵晓梅:那一年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在舞台上处处陪衬我、烘托我的表演。老师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去学习。

  2010年,年近九旬的马金凤被聘为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为首届豫剧本科班的学子们授课。耄耋之年,马金凤登上三尺讲台,努力地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新闻联播》片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3号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

  2020年10月,马金凤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她备受鼓舞。

  马金凤:我的生命在舞台上,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我随时“挂帅”出征!

  马金凤用发自肺腑的声音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诉说着对艺术、对人民的深情。岁月老去了容颜,却不曾改变她的初心。

  百年芳华,光阴流转,我们仿佛看到那舞台上的大幕又徐徐拉开,一身戎装的穆桂英飒爽英姿,那一腔“五十三岁又出征”明亮高亢,久久回响!


分享至: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今日快讯

阅读排行榜